本文由 白鲸跨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 微信搜索【白鲸跨境】或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白鲸跨境】公众号,快速洞察跨境市场商机
• 进{{title.indexOf('tiktok') > -1?'TikTok':'跨境电商微信'}}群获取行业商机,请添加客服微信(baijing016)或扫描文章尾部二维码添加
北京时间 2025 年 4 月 7 日 23:14,特朗普在社交媒体 Truth Social 上发文,表达对中国最新宣布的对美商品加征 34% 报复性关税表示强烈不满,态度相当激烈,并警告任何国家若在其已有的长期关税滥用基础上,再对美国采取加征额外关税的报复行为,都将立即面临美国新的且超出原先设定幅度更高的关税。
在声明中特朗普发出威胁:若中国未能在 2025 年 4 月 8 日前撤销新增的 34% 关税,美国将于 4 月 9 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 50% 的额外关税,并将全面中断与中方相关事宜的沟通与谈判。
特朗普发出的这一“威胁”标志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从此前的博弈阶段迈入新一轮的“对峙”阶段,同时也是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体系和全球市场信心与秩序的再一次公然挑战。若局势继续升级,全球供应链或将遭受新一轮重创,跨境贸易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对此,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发声明作出回应,指出美国打着“对等”旗号,推行霸权行径,不惜牺牲别国正当利益,满足其一己私利,把“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中方多次强调,施压或威胁不是与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一轮对峙的导火索可追溯至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于当地时间 4 月 2 日在白宫签署了“对等关税”政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关税,并决定自 5 月 2 日起终止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低价值进口 800 美元以下商品的“小额免税”政策。
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于 4 月 4 日发布反制措施,宣布自 4 月 10 日 12 时 01 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统一加征 34% 关税,并将多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及不可靠实体清单。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国家也将寻求在未来几天内形成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关税。其可能会对高达 280 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采取针对性反制措施,这意味着欧盟将加入中国和加拿大的行列,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图源:路透社
如果特朗普所言的对华商品额外征收 50% 关税最终付诸实施,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综合税率或将飙升至 100% 以上,叠加“小额免税”政策即将取消所带来的通关难度与物流成本上涨,许多依赖直邮、薄利多销模式的中国卖家或将陷入无利可图的困境,特别是对于低客单价、高频消费类商品,其成本结构将被击穿。
面对这场不确定性剧增的外部冲击,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测试,或将步入新一轮关乎生存的洗牌周期。正如在之前文章《两大关税政策将落地,重压下跨境卖家如何在危局中找转机?》中所提及的,与其寄希望于政策反转或暂时性的缓和,不如主动谋变,从战略层面进行深度调整:如加速品牌化建设、构建本地化仓储体系、制定差异化产品策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等,增强抗压能力和战略韧性。
2025 年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贸易格局的分水岭。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是一场对抗性的博弈,更是全球制造业与供应链结构的一次深层重构。对于中国出海企业而言,唯有将“危机感”内化为“行动力”,在风暴中锻造自身抗风险能力,稳住阵脚,加速转型,才能在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眼下,距离特朗普设定的“最后通牒”仅剩不到 24 小时,答案尚未揭晓,各方高度紧张。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次关税政策的加码,都是对全球产业链稳定性的实质性冲击,并将持续撼动市场信心与资本布局的基础。这场博弈,远不止于贸易本身,更是对未来全球化趋势的一场终极考验。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
2025-04-09
2025-04-07
2025-04-08
2025-04-07
2025-04-09
2025-04-08
2025-04-07
2025-04-09
2025-04-11
2025-04-08
2025-04-09
2025-04-07
2025-04-08
2025-04-07
2025-04-08
2025-04-09
2025-04-07
2025-04-09
2025-04-08
2025-04-11
2025-04-01
2025-03-27
2025-04-02
2025-03-28
2025-03-17
2025-03-26
2025-04-02
2025-03-21
2025-03-26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