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跨境电商头条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 微信搜索【白鲸跨境】或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白鲸跨境】公众号,快速洞察跨境市场商机
• 进{{title.indexOf('tiktok') > -1?'TikTok':'跨境电商微信'}}群获取行业商机,请添加客服微信(baijing016)或扫描文章尾部二维码添加
来源:跨境电商头条
作者:Joey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一封公告,正以雷霆之势搅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据消息显示,近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公告称,作为 FCC 打击行动的一部分,亚马逊、eBay、沃尔玛等美国主流电商平台已主动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
数百万中国电子产品被下架
此次事件被称为“清洁购物车行动”(Operation Clean Cart),并非临时发难,旨在清除潜在的国家安全威胁。 受影响的产品主要来自中国知名科技企业,包括华为、海康威视、中兴通讯和大华技术等公司。
据 FCC 主席布伦丹・卡尔办公室透露,亚马逊、eBay 和沃尔玛等主要电商平台,已主动下架数百万个中国产品列表,包括家用摄像头、智能手表等;后续还将在 FCC 监督下落地新的筛查流程,严防违禁品重新上架。
从具体品类来看,安防监控设备等电子类目成为重灾区,占比近 62%,家用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等视频监控与通信设备首当其冲,这些产品要么被列入 FCC“覆盖清单”,要么属于未经授权流入市场的品类。
FCC 给出的核心理由仍是“国家安全考量”,卡尔声称这些产品 “可能监视美国人、破坏通信网络”,但这一指控始终缺乏具体证据支撑。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清退的部分中国产品早已通过欧盟 CE 认证,甚至长期占据美国中端市场。
这种打压并非个例,近年来,美多个机构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对涉及电信、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科技公司长期打压。
2019 年到现在,FCC 已将多家国内公司列入黑名单,并禁止其参与美国电信网络;今年 3 月,FCC 启动了对 9 家中国企业的调查;上个月,FCC 进一步撤销了 7 家中国测试实验室的认可资格。
更具威慑力的是,FCC 计划于 10 月 28 日举行关键投票,拟出台新规全面禁止含“涵盖名单”企业组件的设备获得授权,甚至可能追溯禁用已在售的合规产品。
卖家需警惕
眼下,不少卖家已经尝到了苦头。有亚马逊卖家透露,自己店铺里 12 个安防摄像头链接一夜变“死链”,前期投入的广告和测评费用打了水漂;还有卖家备了 5000 台智能手表库存,现在既不能上架,也因物流成本没法退回国内,只能眼睁睁看着亏损扩大。
数据最能说明冲击的广度。据 Marketplace Pulse 2024 年报告,中国卖家已占亚马逊美国站活跃卖家的 50% 以上,首次在这个全球最大电商市场实现“数量主导”;
而在电子产品类目,中国卖家渗透率更高,从智能穿戴、安防设备到物联网家电,几乎覆盖所有核心子类目。偏偏此次瞄准的,正是这个优势领域,不少店铺营收一夜腰斩。
图源:网络数据整理
不过危机中并非没有突围路径,卖家需警醒:
# 合规层面,优先申请 FCC ID 认证是关键,其通过率比普通认证高 40%,还能减少平台误判;
# 立刻梳理供应链,避开 “涵盖名单” 企业的零件,避免踩坑;
# 库存方面,已下架的产品别死磕美国市场,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小众市场暂不受新规影响;
长远来看,这场行动或许是行业洗牌的信号,也倒逼卖家重构市场布局。
美国市场虽大,但已不是唯一选择:东南亚对中国电子产品接受度高,政策壁垒低;拉美、中东市场也在快速崛起,智能手表、安防摄像头的需求年增速较高;
对卖家而言,现在最该做的是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把目光投向更多新兴市场,构建新兴市场销售网络,毕竟在国际监管博弈加剧的当下,“分散风险” 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
眼下距离 FCC 投票只剩不到两周,有相关品类的卖家,建议第一时间排查店铺产品和供应链,一旦发现下架迹象,立刻启动备选方案。
这场风暴不是暂时的冲击,而是跨境电商行业转型的契机,主动调整的卖家,才能在洗牌后抓住新的机会。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
2025-10-14
2025-10-13
2025-10-14
2025-10-15
2025-10-13
2025-10-15
2025-10-20
2025-10-14
2025-10-14
2025-10-13
2025-10-14
2025-10-15
2025-10-13
2025-10-15
2025-10-14
2025-10-17
2025-09-22
2025-09-23
2025-09-30
2025-10-10
2025-09-24
2025-09-23
2025-09-26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