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浪潮出海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 微信搜索【白鲸跨境】或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白鲸跨境】公众号,快速洞察跨境市场商机
• 进{{title.indexOf('tiktok') > -1?'TikTok':'跨境电商微信'}}群获取行业商机,请添加客服微信(baijing016)或扫描文章尾部二维码添加
来源:浪潮出海
作者:明月
就在昨天,全国有不少卖家都收到了短信:
“您申报的今年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请您进行核实确认,如属申报错误,请及时仅需更正,以免征期结束(10 月 27 日)后更正申报产生滞纳金。”
看到这条消息,很多卖家瞬间心头一紧:这是要立刻补税了吗?
先说结论,不用慌。
从信息性质来看,这类信息属于风险预提醒,目的在于提醒卖家对账自查,并不是处理决定。

截至目前,就已经有 6500 多家平台,完成了经营者涉税信息报送,超过应报总数的 95%,就连一度被观望的亚马逊,也在 10 月中旬完成了平台备案,并发布了公告。
就公开的进度来看,平台的配合与申报的进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高、更快。

除了零申报、申报差异的问题外,把净额当收入也是中小卖家容易踩的坑。
这里必须明确:我们在申报收入,要按销售全额算,不能按照净额收入来算。
比如卖 100 块的东西,扣除杂七杂八的费用后,实际到账 70 块。
报税时还得按 100 块算收入,其中的 30 块只能作为费用抵扣,不能直接从收入里减掉。
那如果真的收到短信了,该怎么办?
目前有两个应对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
1、暂时观望,等待官方指导
这种方式更适合两类卖家:一是申报差异本身不大的,二是手里有完整证据能解释差异的。
具体来说,不用急着马上更正申报,先梳理清楚自己的申报数据和平台报送数据到底差在哪,把能证明差异合理性的材料整理好。
等税局后续出台更细化的补税指导,再按官方要求操作就行。
2、先按全额申报,暂估成本延后处理
如果申报差异较大,担心逾期更正产生滞纳金,或者想尽早降低短期风险,可以选这种方式。
具体做法,先按照平台报送的销售全额确认收入并完成申报,成本部分则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暂时估算上报,相当于把成本核算的风险,推迟到年度汇算清缴阶段。
不过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对财务能力的要求较高,因为暂估成本需要符合行业常规,不能随意填报;
而且到了汇算期,要尽快补齐未取得的发票,同时准备好与税务部门沟通无票支出扣除的相关依据。
对中小卖家来说,眼下最关键的,其实不是交多少税,而是怎样合规申报。
只要合规申报,税务风险自然可控。
而且现在国家对小微企业、个体户的优惠政策不少,算下来税负其实不高。
真要在这样的税率下还出现亏本,那就要回头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成本结构或者利润测算出了问题。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
2025-10-24
2025-10-21
2025-10-22
2025-10-21
2025-10-22
2025-10-27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4
2025-10-21
2025-10-22
2025-10-21
2025-10-22
2025-10-23
2025-10-23
2025-10-27
2025-09-30
2025-10-10
2025-10-14
2025-09-28
2025-10-13
2025-09-28
2025-10-24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