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派代跨境 撰写/授权提供,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  微信搜索【白鲸跨境】或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关注【白鲸跨境】公众号,快速洞察跨境市场商机
							•  进{{title.indexOf('tiktok') > -1?'TikTok':'跨境电商微信'}}群获取行业商机,请添加客服微信(baijing016)或扫描文章尾部二维码添加
						
来源:派代跨境
作者:泊如
编辑:shadow
在消费电子这片红海中,一个名为“骨传导耳机”的细分赛道正悄然崛起,其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让众多卖家看到了新的潜力。
凭借近 70% 的市场份额和超 70 亿元的年销售额,来自深圳的韶音科技(Shokz)无疑是这片蓝海中耀眼的一颗星。
当众多出海品牌还在为如何打开海外市场而苦恼时,韶音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创业之后,先是攻入欧美市场,之后才耕耘中国市场,与大多数卖家并不相同。韶音是如何考虑的?
艰难转型 ODM,已年入超 70 亿元
韶音的三位创始人陈迁、陈皞与齐心同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学生,2004 年,三人筹资 25 万元,在深圳开始了电声产品代工,成立了韶音前身。
与大多数中国硬件厂商的发展路径相似,韶音最初以军警用通讯设备的贴牌代工为主,为国内外地区的军警、消防、安保机构提供产品。
据悉,其成立不到一周就接到上千台对讲机订单。然而,做代工的毛利是比较低的,韶音透露,当年客户谈判时只给代工厂 10% 的毛利。
于是,2007 年韶音做出了大胆的决策——转型为 ODM 企业。在当时主流耳机还是有线耳机,骨传导耳机在市场上并不流行,因为存在音质差、漏音、功耗大和震动四大缺陷。

图源:韶音科技官网
当时为了攻克难题,韶音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将每年营收的 15%~20% 投入研发,甚至不惜连续多年亏损。通过多年的研发,韶音才拥有了漏音屠龙、悬浮减震、定向声场、双单元分频等多种技术。
这些技术都集成在后续推出的 OpenSwim Pro 游泳耳机、OpenRun Pro 2 运动耳机等产品中。其卖点主要是“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及增强了骨传导耳机低频的量感与质感等。
自主研发创新的策略也让韶音在市场中获得了定价权,目前,韶音的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品牌形成两个价格段:一个是 1000 元以上的旗舰机,其天猫旗舰店内销量最高的骨传导耳机定价为 1298 元,另外一种是 700 元左右及以下的中端机。

作为对比,索尼的一款不入耳运动耳机定价为 900 元左右,苹果耳机 air pods 4 代的价格为 1200 元左右。
用户画像方面,早期韶音的终端消费者多为运动爱好者,他们需要在听音乐的同时也能感知周围环境声音,考虑的是户外运动的安全性。韶音邀请的代言人也是马拉松传奇人物基普乔格等运动员,不过随着品牌发展,近年代言人转为李现等明星,韶音或试图走向更大众化的市场。

图源:韶音科技官网
成立 20 年后,韶音也在全球运动耳机领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欧睿国际数据, 其运动耳机 2024 年的全球市占率约 70% ,在中国骨传导耳机市场,其销售额占比也接近 60%。虽然没有公开 2024 年的营收数据,但韶音创始人陈皞在接受《浦江科技评论》专访时提到,韶音 2024 年销售额接近 10 亿美元(约合 71 亿元人民币)。
先出发海外市场再反哺国内
与多数企业“先本土后海外”的扩张逻辑相反,一般出海企业主要依靠性价比优势从新兴市场切入,韶音选择了率先攻克北美、欧洲等发达市场,再回归国内。
这一战略制定在 2011 年品牌成立之初,韶音骨传导耳机定价在 100~200 美元区间,远高于当时市场普通耳机产品,国内接受度偏低。而发达国家市场消费者购买力强,对创新产品接受度高,如果闯欧美成功,发达国家的成功就可以为品牌提供背书。
年轻的中国品牌在海外拓展并非易事。首先资金就是一大难题,韶音最早通过 Kickstarter 等海外众筹平台募集创业资金。
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后,在产品选择上,针对跑步、骑行等户外运动盛行的特点,韶音的耳机强调的是产品的高性能与耐用性,通过与波士顿马拉松、铁人三项等顶级赛事合作,融入当地运动社群。同时,韶音开通了多个海外账号,其中法国账号,聚焦巴黎马拉松等本地赛事;美国账号则重点打造“波士顿马拉松官方耳机”形象。

图源:韶音科技官网
渠道拓展上,由于骨传导耳机的产品特殊性,韶音选择了从线下体验切入的差异化路径,韶音先入驻百思买等大型连锁零售商,并在纽约第五大道、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等高端商圈设立体验点。
之后,韶音开始寻求与亚马逊的深度融合,其入驻了亚马逊全球 13 大站点。同时,韶音开始布局线上的渠道。2021 年 12 月独立站建站并投入运营,通过 Shopify 平台正式上线。
根据 semrush 数据,2022 年 11 月韶音的独立站访问量达到 72 万次,用户主要集中在美国,占比 41.59%,其次是日本 17.04%。男性用户偏多,25-44 岁的高收入群体占据主力。
总得来看,从韶音的出海打法,可归纳为:线下的渠道积累首批用户 → 众筹来验证产品 → 亚马逊率先开拓成熟市场 → 社媒曝光品牌→ 独立站承接流量的路线。
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后,在医疗健康领域,韶音也有明确布局。据韶音透露,公司目前已在声学、可穿戴设备、医疗大健康、半导体等多个业务板块进行布局。在医疗领域,“韶音听力”系列助听产品已问世,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医疗健康领域。

图源:韶音科技官网
不过,派代查阅韶音官网发现,其目前的产品主要分为健身徒步系列、跑步骑行系列、游泳铁三系列,以及通讯会议系列,未见医疗健康相关分类。
国内品牌商寻找国际生存空间
根据大数跨境发布的《2025全球耳机市场洞察报告》,2024 全球耳机与耳麦市场规模为 580.8 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19.47%,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态势稳定。

图源:大数跨境
按地区划分,全球二级市场亚太地区以 36%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其次是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偏好上,2019~2029 全球耳机平均价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的耳机平均单价在 22 美元左右,中国地区平均单价在 17.59 美元左右。

图源:大数跨境
而运动健身耳机由于技术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议价权,成为蓝海,2024 年占据超 50% 市场份额。细分领域中,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新增长点,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助听设备需求有望上升。
不过运动耳机的出口仍面临多重壁垒,认证合规便是一大挑战。电子产品出口需通过各国不同的认证标准,如欧盟 CE 认证、RoHS 检测等合规流程。针对蓝牙耳机,各国无线电准入许可也不同。
品牌建设则是运动耳机出口的第二道门槛。在已由苹果、索尼等巨头主导的市场中,新品牌需要差异化定位才能突围。
除韶音外,国内耳机品牌商也通过差异化策略,在国际市场寻找生存空间。例如,深圳的漫步者以性价比策略和广泛的线下分销网络见长,2024 年营收为 11.8 亿元,其中出口营业收入 3.10 亿元,同比上升 14.30%。
东莞的 QCY 作为国内新兴的网红耳机品牌,2011 年成立之后,将重心放在了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据品牌方舟的数据,QCY 入驻亚马逊巴西站点后,试运营首月销量就突破千单,年销量已超 240 万美金。
无论是韶音还是漫步者、QCY,这些品牌出海的经验中,有一些决策尤为关键,值得其他出海卖家借鉴。
首先,必须进行精准的差异化市场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在全球 TWS 耳机这片竞争已白热化的红海市场,三家企业的回避路径各不相同。
韶音通过技术创新开辟了“开放式聆听”这一全新细分赛道,漫步者则通过斩获国际设计大奖和收购日本高端品牌 STAX,构建专业音频的品牌价值护城河。而 QCY 选择避开欧美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转而深耕拉美、东南亚等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新兴市场。
这表明,出海卖家必须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战场,无论是通过技术开创新蓝海,通过品牌建设占领用户心智,还是通过渠道选择进入洼地市场。同时,在产品之外,卖家还需思考如何建立壁垒,无论是通过专利布局、独特的品牌叙事,还是难以复制的渠道合作关系。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跨境电商资讯
		
		2025-11-04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4
2025-11-04
2025-11-03
2025-11-03
2025-11-04
2025-10-30
2025-10-30
2025-10-28
2025-10-28
2025-10-28
2025-10-31
2025-10-31
2025-10-30
2025-10-10
2025-10-30
2025-10-14
2025-10-24
2025-10-13
2025-10-21
2025-10-15
2025-10-11